“開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Kenneth Leong
Jan 17, 2021

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對佛教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而且又對自己誠實的話,相信都會和我一樣,覺得佛教似乎太樂觀了,可是卻與現實並不相符。可不是嗎?佛教的核心教理是「人可以靠自力而得解脫」,而解脫的極致,就是「涅槃」的體驗。從原始佛教的觀點來看,涅槃是指貪瞋痴的永斷。我們有可能做到嗎?如果不能做到,那麼「以證涅槃為宗教的理想」,不是談得太高了嗎?

人類的有限性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故此「人能否自救」的問題,一直是我心中的結,茲簡述如下:

一、人性的軟弱

從客觀的事實來看,「人可以自救」這觀點,實在難以成立。人性的軟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一打開報紙就可以證明。歷史上有多少人能證涅槃?當然,要貪瞋痴的永斷是非常不容易,我們暫且不要談得太高,即便是要求一個人的生活,能合乎一般的道德標準,已經是甚難了。單是基本的五戒,要嚴格地去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國的弘一大師學律有好幾十年的光景,即便是他也曾坦白承認「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說完全,只可謂為出家多分優婆塞而已」這是實話。

二、智慧的局限

佛教的解脫,主要是要修好智慧,而佛家的智慧又以「自我」了解為中心。然而,世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有「自知之明」,對「自我」有既深入又全面性的了解呢?我們對外在的世界如花、草、樹木等,都可留心觀察,但是要觀察自己的心,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一個「心靈的鏡子」。對於認識自我,佛教提供了「四念處」和各種修定的方法。「四念處」修得好的人,確實能夠對自己的行為、心念和思想更加清楚。但是,若要完全認識自己的心,似乎還差得很遠。人類的認知,都是對被知的客體而言。若要將槍頭掉轉,反過來認知那「認知過程」的本身,或那認知的本性,這有可能嗎?

三、緣起與自由意志

根據佛教的「緣起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於眾緣聚合而生,沒有一件是可以單獨或不依靠他緣而存在的。雖然「緣起觀」不是「命定論」,沒有否定現生努力的作用,但也說明了人力的有限性。因為這是一個共同參與的世界,所以一己的作為只是眾緣中的一份子,沒有決定性的作用。故此,就算你堅決要求解脫,能否成功還要看各種因緣的湊合。不但如此,連你自己的意志,也都是緣起的。一般人心目中的「自由意志」,也只不過是神話而已。你我此時的起心動念,既受先天(如遺傳因子)的影響,也受後天(如家庭背景、教育等)的薰陶。如果我們要靠「自力」,那「自力」的作用能有多大?在一個緣生的世界裏,「自力」果真可靠嗎?

直到最近,也許是因緣成熟了吧!突然,心念一轉,竟然是另外一個新天地,積存在心中多年的疑問,立時一掃而空。欣喜之餘,也希望能將這個體會大略地和各位分享。

說到這裏,大家可能以為我是突然得了甚麼高深的智慧,也可能懷疑我在自吹自擂,未悟語悟。其實大家怎樣去叫這個體驗都沒關係,主要的是它確實能使我如釋重負,也可能對各位有點幫助。上面提到的幾個雜題,都可以由這種體會而得到解答。在未去細談答案之前,我認為有必要…

--

--

Kenneth Leong
Kenneth Leong

Written by Kenneth Leong

Author, Zen teacher, scientific mystic, professor, photographer, philosopher, social commentator, socially engaged human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