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二十一世纪中的正語修行
佛教中有关言论的教導,其实有二:(1)從消極角度去談是五戒中的“不妄語“,(2)從積極角度去談是八正道中的“正語“。
嘉陵兄在本期邀稿時早已下了一个註腳,表明“不妄語“的修行極不简单,因为它的牽連很廣,絶不只是个人修行和業果的问题。正因為世上一切事物都由展轉相依而得生起(這就是佛教的緣起覌),所以一个人的言论,或是一个人對某事的沉默,其实都會有重要的影响。這影响可能是有全国性的意义,亦有可能有國際性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廿一世界探討“正語“,就必须了解我们的時代背景,不應只是依随傳統的了解。嘉陵兄的编辑導言說:
“不妄語其實是佛法在生活裡最切身的實踐。只是大家往往只是以「不說謊」及「不自封」來看它,而沒有意識到它其實牽涉到佛陀所說緣起無我的甚深義。因不妄語其實牽涉到現代人生裡許多實際的問題,也因此而和佛法修行的現代化息息相關。”
我極同意正語是我们修行人最切身和最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亦認同“正語“是和佛法修行是息息相关的。要明白如何將佛陀有关正語的言教,適當地應用在现世中,我们就必須明暸廿一世紀的世界和二千五百年前佛陀的世界有何不同?據筆者的了解,其中最大的不同是在我们的世界中有大眾媒体(mass media)。當然,一般的大眾謀体如書籍、報章和電影,其存在已有超过一世纪的歷史。而最新的媒体却是在互联网(Internet)中存在的, 而涉及的問題是包括我们在社交媒体(social media —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Skype, ZOOM, etc.)中的活动。現代的媒体与已往的媒体最大的不同是社交媒体的民主性和可達性(accessibility),因为現代人出版和發言的成本已近乎零。
現代人無需依靠出版商的支持,就可以使自己的言论廣達成千上萬的讀者和聴眾。現代人無論自己的學識如何、見地是否言之有據,皆可以社交媒体的形式,造成廣大的影响。這事實有利亦有弊。好的方面是發言能力是比前更平等,而壞的方面是無知或是嘩眾取寵者的声音有時會蓋過專家或有識之士的声音,造成大混亂!最近出现有关美国大選“作弊“和冠狀病毒的“假新聞“(fake news)、陰謀論說(conspiracy 有关正語的內容theory)或其他的謡言及謊言,也就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化和平民化的結果。在這一个大環境中,一个修行人的正語,實在是倍加重要。
首先讓我们了解傳統中的正語覌。有关正語的内容,嘉陵兄已作其文章中已经约略提及,但是其實正語的實踐不只是不說謊。雜阿含经45.8中有提及修行人要避免如下的言论:
1. 謊言(lies, untruths)
2. 有分裂性的言论(divisive speech)
3. 有辱罵性或虐待性的言语 (abusive speech)
4. 閒言(idle ch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