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平常心是道“与禪

Kenneth Leong
Oct 16, 2021

--

梁兆康

本期的慧訉主題是“禅宗在佛教中的位置“。主编嘉陵兄提出了三个問題:(1)禪宗是中國佛法被玄學化的展現嗎?(2) 禪和印度的佛教有何关系?(3)禪宗在我们佛教現代化的努力中可扮演什么角色?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们首先要了什么是“禅“?最近有一位白人朋友曾经對禪宗有所批評。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不了解禪宗的公案,他感觉這些公案似乎是故弄玄虚,令他莫名其妙。這亦与嘉陵兄所提出的問题有关:禪宗是否是中国佛法的玄學化的一个现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相信大家都會同意禪宗与我们所致力的中国佛教现代化没有什么关系。我認為這一期的慧訉正是一个去認真了解禪宗的好機會!因为無論是在中國或者欧美,談禪的人很多,但是誤解禪的人更多。在美国而言,修禪極之普遍,但是有真正去讀禪宗典籍的人却很少。以下的討論,我將會以六祖大师的壇經,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永嘉大师的證道歌,和歴代的禪公案作为基础。

筆者是一个修禅的人,在九零年代曾出版一本有关禅的著作,名為“耶穌也说禪“。該書曾在台湾和中国大陸都有版本,又曾翻譯為多種外国語言。禪是什么?筆者認為它既不是宗教,亦不是哲学。简单而言,禅就是生活的藝術。禪究竟是不是神秘主義的一種?在美国持這覌点的人不少,相信是由于日本禪學家鈴木大拙的影响。我个人研究的結論是:中国的禪既不是一種神秘主義,也不是佛教的玄學化。禪是印度佛教來到中土後的中国化和落实化的現象!而且禪有重大的現代意义,因为它提供了現代社会和西方文化所缺少的東西,就是從中国心灵發展出來的日常生活艺术。禪与印度的佛教有何关係?一般人都以为禅是佛教的一个分支,是以佛教教義為根基的。近期西方學者却提出反調,曾出版两本書來説明禅是中国道家思想的産品,第一本2009年Ray Grigg的“禪之道“(The Tao of Zen), 第二本是2020年David Hinton的“中国根源“(China Root: Taoism, Ch’an, and Original Zen), 都是有深入硏究、小心論証和有精闢了解的難得好書。我極推荐對禅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首先,讓我们先談禪宗似乎很神秘一面。不錯,很多讀過禅宗的公案的人都覺得這些公案是很難找到一个合乎理性的答案,所以容易令人感到沮丧。現在讓我们以趙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来深入了解。那公案略述如下:

有兩位僧人到趙州這裡來習禪,趙州問其中一人:「你以前來過嗎?」那個人回答:「我曾經來過。」趙州對他說:「吃茶去!」然後轉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說:「沒有來過。」趙州又說:「吃茶去!」這時,引領那兩個僧人來參見趙州的監院好奇地問:「禪師,怎麼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吃茶去?」趙州便喚了監院的名字,監院答應了一聲,趙州還是一句老話:「吃茶去!」

在表面看来,這公案着實是令人莫名其妙!趙州在當時是極且名氣的大禅师,我们可以想到,有不少人會從遠方來求道。然而,無論是熟客或是素未谋面的人,趙州都是一律以“吃茶去“一句以應之。最后連那監院的問題,也是以“吃茶去“一句去作答。這似乎是太苟且,甚至是太荒唐了!

--

--

Kenneth Leong
Kenneth Leong

Written by Kenneth Leong

Author, Zen teacher, scientific mystic, professor, photographer, philosopher, social commentator, socially engaged human

No responses yet